close

報復不一定要聲嘶力竭,報復其實可以如琴聲一樣動人心弦


   一個小小的意外及錯,造成別人心理的遺憾及痛是多少呢?一段痛可以引起多少令人在心中埋下多少的報復種子?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會讓另一個人的人生引起另一場軒然大波進而轉向另一種跑道?古人常說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句眾所皆知的話語,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吧!然而人非聖人,依舊逃不過七情六慾的無罣思想,然而這部片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影片評析】

    十歲的梅蘭妮,出生在一個肉販的家庭中出生,幼時的她,用她美麗的雙手,在黑白琴鍵下,飛舞著動人的樂章。畫面也用平行剪接的方法,拍著她父親如庖丁解牛般,跟著音符,熟練的將肉切塊。在一個肉販的家庭中,往往人的刻板印象都會絕得,他們養出的女兒會是一個很粗俗很平凡的女孩,然而他們卻養出了一個很有藝術氣息的女兒,兩老都非常以女兒為榮。在一次的晚餐聚會中,父母親的肯定,雖說梅蘭妮很開心,很欣喜,但他們的肯定,卻也帶來她的一種負擔。在心理學上,7~11歲的兒童雖說已能夠在具體的勢力推理思考,但他們只會從生活中的事物去思想,而不會間接的去將話語及事物去做想像跟轉化。父親無心的一句鼓勵的話:就算你考試沒考過,我們還是會付錢請家教。這句很無心的鼓勵話語,讓梅蘭妮沉受更大的壓力和錯折。他冷冷並很堅定的回答:不要!這句話是對父親的一種權威極限挑戰,也告訴自己要加油,錯過這次,或許將會沒有機會在坐上這個鋼琴台。夜晚繼續起來彈練,音樂就是她的一切,她每天勤加苦練,就是為了明日的音樂學院的徵選會。父親聞樂而起,看到焦燥的女兒,他雖在一旁陪伴著小女兒。緊張,意味著梅蘭妮非常在意比賽結果;陪伴,代表著父母親只能體諒,卻無法分勞的事實。

 

        翌日小梅蘭妮期待的音樂賽終於來臨,在徵選會中,幾位評審中有一位是當紅的鋼琴家雅西安,有一個樂迷在一開始時向他索取簽名,但他婉轉的拒絕了。梅蘭妮在演奏時,他前面的鋼琴聲及穩定度都讓評審們依致好評,評評點頭。在中途有一個樂迷不知如何闖入層層關卡,進入演奏室,希望在雅西安的照片上,留下他的親筆簽字。這段意外插曲,讓梅蘭妮分了神,對小梅蘭妮的的心,受到無比的打擊,他心想雅西安他簽名,是不是就代表她根本沒有專心在聽她彈琴,在心理學中,6~11歲是小孩子潛伏期的階段,他們在學習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並需要別人的肯定及鼓勵,在雅西安如此無心的舉動,讓小梅蘭尼開始亂了陣腳,他心想,是否我彈奏不好,他才會如此?是否我的音符彈奏的不正確不夠快速,使雅西安老師這樣對我?許多的不安、及懷疑,於是她心亂了,琴也亂了,好手變成了錯手,大好的前程就在當下 畫下了休止符。

 

        這次雅西安無心的舉動也改變了梅蘭妮的人生,他進而轉而壓抑自己的情緒,他冷靜的外表下,內心卻如荊棘般只要人一接近就會被他滿身的刺所擊中要害。雅西安的草率與粗枝大葉,其實屢見不鮮,然而只是每個人的際遇及生長並不相同,小梅蘭妮希望抱的很大,然而他的失望可想而知。他頓時也出現社會學中解釋偏差行為的結構緊張說,當一個人目標及手段落差太大時,產生的偏差行為。他黯然的走出會場,行經過一位練習鋼琴的少女,梅蘭妮他悄悄的走過他身邊,並將鋼琴迅速的蓋上,想當然,如果真的這個鋼琴蓋,落在那少女的手上,他的鋼琴生涯,也在此劃下休止符,也因此可以看出,梅蘭妮心中的恨。

 

      在雅西安這種行為可以看的出來一個人的權威,可以讓一個人從無到有,也可以讓一個人從有變成階下囚。梅蘭妮也實踐他之前和父親說的話,他不要再請家教老師,從此封琴,改變自己的人生道路。她的怨恨與心傷,只有她自己才能明白,他慢慢壓抑自己,將自己封閉起來,對人都很冷靜及冷酷。

 

      淡淡冰冰的笑容,變成他面對外來攻擊,最好的防護罩。如之後有一個片段是三重奏樂團的大提琴家,要對梅蘭妮伸出鹹豬手時,梅蘭妮冷靜的將握在手上的大提琴放下,突然有一陣"洞"的聲響,提琴針重重的刺入大提琴家的腳上,然而他也不能說其原因,因為事情揭發,他也會因此身敗名裂,因此均向外界說明,他是在收琴時,發生的意外。導演特地穿插這一段,其目的就是在表現,梅蘭妮本身自我的壓抑心理,及冷酷個性,他不會如少女般,大聲呼喊求救,而是使用最冷靜最優美的手法,化解屬於自己的危機,並中途,導演特寫大提琴的針作為符碼,此畫面也替後面他埋藏十幾年的報仇,如大提琴的針,尖銳且會讓人有無法言喻以及不能抵抗的痛,因為這隻針,將在你毫無防備下,以及在幸福與興奮之間頓時的插下,讓你躲也躲不掉,這段小插曲也為後面的報仇埋下一個伏筆。

 

        導演利用古典樂的了解,從小就出生於音樂世家的他,父親是製片人,母親是鋼琴教師,因此耳濡目染下對藝術產生興趣,在他導過的5部片子中,有4部片子都是有將他音樂生活融入進去,如他在「搬家」裡安排了瑞士小提琴家;「自由表演者」則講述一群古典音樂家的故事;「麗絲與安德烈」,描述一位妓女因為具有音樂天賦的兒子車禍昏迷,於是和唱詩班的神父一同尋找神蹟的故事;「我的孩子們和別人不一樣」則是一個音樂世家的故事。 然而尤以這部片子最為經典,最能看出導演的生活方式及家庭背景。
   他進而利用優美的古典音符,去鋪陳兩個女人之間潛藏的愛恨,嶄新的敘事方式及電影語言,開啟復仇電影新局面。 因此有影評家說過繼「鋼琴教師」(我第一篇評論,想要了解他的劇情可以順便一起看!!三月七號我寫的鋼琴教師的文章)後,另一部法式心理驚悚片就是「琴謎變奏曲」這部片子。
       小梅蘭妮從自己家中的練習室走出,導演停格幾秒鐘的時間,畫面一轉,他長大了,梅蘭妮從畫框的另一端走出,因為一個巧合,他進到雅西安丈夫的律師事務所,擔任實習生。他的優異成績以及冷靜的盼斷和細心,使他的未來前途似錦。然而,雅西安則不如以往,他變的很沒有自信,在演奏台上時長怯場發抖。此如心理學說的,他「歸因」於一場車禍,並在強勢反應下表現降低的品質,而形成社會壓抑的情況。然而他又希望三重奏樂團東山再起。又一次的巧合,雅西安丈夫的秘書的女兒突然有事,無法前往他家當保母,梅蘭妮因為面對離鄉背景,及家徒四壁的冷冷的宿舍,他向雅的丈夫毛遂自薦的前往她們的家當保母,進而開啟了一段愛與溫柔的報復計畫。

 

      這種復仇電影通常在劇情的進行中,會有強烈的對比,並建立腳色性格的崇性。也基於這種特色,除了一步步的讓觀影者深陷於結局的泥澇中,也可以使觀眾在片中做出腳色投射的感知,進而反省及思考自我的評斷價值。

 

       好萊屋一直對這種題材感到高度的興趣,酷兒到報仇等等可以突出女性特質的作品。在九零年代開始就一直出現這類型的電影題材,從「雙面女郎」到同時期的「黑寡婦」,均是屬於這種類型的片子。然而琴謎變奏曲這部片,也沒有超出之前的電影,在設計的橋段上,雖說沒有美國電影的聳動,但其故事的蘊釀即爆發,卻讓受者有不一樣的感官享受。俗話常說,女人心海底針,在這部片表露無疑,不知道梅蘭妮的心,淺藏快20年的報仇,經時間的醞釀發酵,爆發出來的力量可想而知。

 

       梅蘭尼進到雅西安的家中,梅蘭妮的音樂能力、細心靈巧及青春氣息,讓雅西安有了安全的依託, 梅蘭妮也成了雅西安的鋼琴翻譜員。在片中為了讓受者了解翻譜員的重要,鋼琴翻頁員的角色雖說很容易被忽視,因為當所有演奏者就定位後,他才能站上舞台;當演奏者起立接受鼓掌喝采時,他依然必須坐在椅子上。鋼琴翻頁員看似對演奏會沒什麼實質的貢獻,但是只要早翻一秒鐘或是晚翻一秒鐘,就可能搞砸整場表演,這種潛在的危險性反而更讓人著迷,因為你幾乎不會察覺到。 導演讓雅的丈夫說出這段話:「一個鋼琴翻譜員,也可以讓一切大亂。不是嗎?」,也替後面的結局做了一個很深的暗號及伏筆,並點出鋼琴翻譜員的重要性。梅蘭妮一步步的接近雅西安,利用社會學中莫頓的行為模式中的儀式主義,去替未來他所做的偏差行為做解釋她讓雅對他漸漸的依賴及愛慕,起先他用勾引的方式散播愛情的種子,最後將這爛種子,轉成簽名照及仇恨,放在她老公的信箱中,等待她老公看到這一切,而使他家庭支離破碎。

 

       他進而接近她兒子,讓她兒子也嘗受他曾經品嚐過的痛,一再的強迫和逼迫,用柔軟的語氣,以及和她兒子親密的關係,讓他將梅認為是對他好的大姐姐,很多東西都以他說的為主,他很少得到母親的關愛,也將此份愛投注在梅身上,梅也因此抓緊時機,一步步的對她兒子也實行他的報復計畫如:在泳池中強押他的投到水中,目的是要讓他憋氣憋九一點。以及彈鋼琴的速度,也使用揠苗助長的方式,去教導,慢慢的使小孩子的手,漸漸的痠痛到疼痛,最後也和他一樣步道無法繼續彈鋼琴。
       通常電影進行的公式是,入侵者是一個善良的弱者,但在與強者接觸後,凸顯了弱勢,然後誤會、報復與殺機紛至,形成了電影的主軸。但這種報復過程卻總在劇情推演之間把當初加害者的角色轉化成受害者,說是疊影的效果,其實也成了正邪難辨、人性複雜的典範。更有甚者,在凸顯了原先被害者的報復行動後,全片大部分的時間便成了弱勢者的激憤與恐怖行動。

 

         許多導演用卡里斯馬權威,讓導演成為亂世時代的理想青年,他帶領著觀眾反抗劇中的人物,進而使觀眾不在重視,復仇的成功與否、或攻擊者失敗或勝利,反而是強勢者在過程中變成了受害者,並主導觀影者的主觀情緒,並維持懸疑片的旋律,巧妙的將感情與時間融入,使他從小女孩轉變成大人並讓他在這場戰役中拔得頭籌的復仇者。導演利用最不合理的部分打造一個原本弱勢的少女,由於其冷酷的態度,進而讓他贏得從強勢女性到幾年後成為自信及身心都疲憊的中年婦女,並忍受多年前因無心之過而導致的復仇計畫。

 

       琴片是承襲日本每學所完成的,不過不是鬼片,而是在日本電影大師是川崑於1963年講述歌舞伎演員復仇的「雪之丞之戀」,這兩部片中均利用細膩的鏡頭、情結和節奏的鋪陳,鋪出兩位女主角間的關係,並配上古典樂的淡淡的旋律,讓閱聽人絕得彷彿一根針在你心中,隨時會在你心中狠狠的刺入,在拔出,當你看完這部片時,也如同裡面的女角,以傷痕累累以及不寒而慄的心情。

 

       整部報仇片並不如以往的片子,沒有任何血腥,也沒有人命,梅蘭妮不是一個讀些每人,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他只是因為童年的無心的不良待遇,改變了其人生態度,因為伊次的巧合,而使他有這個報酬的機會,他手段毒辣,並讓雅的家庭支離破碎,他的心悸讓人掘得猥褻污穢,但很多事都要去飲水思源,找尋其源頭,當時雅西安不才是這個報復行為的起始點嗎?導演不會直接去說哪個女角的對錯,而是用平等的描述手法,讓觀眾去品嚐這場美麗且溫柔的報仇,到底是誰勝誰負?誰對誰錯。

 

      莎士比亞從「羅密歐與茱麗葉」一劇中告訴我們:「怨恨傷人,唯有愛才有明天。」,許多古人門也說「以德報怨」等等的經典名句,但是世人從來不會從悲劇中得到啟示,只有冤冤相報的糾纏,然而看完這部片我門也不得不反省,你的無心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會使ˋ人未來產生什麼你意想不到的後續效應,如不能開口的金絲雀一般,封掉她甜美的好歌喉,然而是否做什麼事講時麽話時,要將心比心,謹言慎行呢?然而《琴謎變奏曲》最後留下的就是人生如謎的一聲歎息及給人許多良心的檢討及譴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